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中简科技应收账款超净利润近2倍 IPO前提交24项专利申请

2017-09-04 11:15:15 作者: 来源:中国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在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军工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不少公司开始向资本市场发起进攻。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简科技”)就是其中一员。

近期,中简科技在证监会网站披露招股说明书,公司拟在深交所创业板发行不超过4000万股,计划募集资金2.34亿元,投向1000 吨/年国产T700 级碳纤维扩建项目据悉,中简科技此次IPO保荐机构为光大证券.

应收账款余额远高于同期净利润

公开资料显示,中简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高性能碳纤维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生产的ZT7系列(高于T700级)高性能碳纤维及碳纤维织物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公司因此亦属于军工行业。

财务数据显示,2014-2016年及2017年上半年,中简科技实现营业收入6029.41万元、13624.18万元、15041.66万元和7183.45万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217.17万元、4679.71万元、5983.89万元和3968.08万元。

中国网财经记者注意到,中简科技报告期内应收账款余额远高于同期净利润。数据显示,2014-2016年及至2017年上半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5425.28万元、9317.17万元、11174.06万元和10428.93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9.98%、68.39%、74.29%和145.18%,超同期净利润3.25倍、99.1%、86.73%和1.62倍

中简科技对此解释称,这主要与航空航天行业的特性有关。由于航空航天装备的产业链较长,货款结算程序复杂、周期相对较长,导致应收账款具有回收周期相对较长、期末金额较大的特点,但公司目前客户主要为国内大型航空航天企业集团,信用风险等级高,货款回收风险低。

前五名客户贡献逾99%营业收入

资料显示,中简科技现有主要客户为国内航空航天领域所属企业,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型号产品,较小部分销售给其他军工企业集团、民营复合材料公司及国内高校科研院所。

2014年-2016年以及2017年1-6月,中简科技来自于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分别为5996.36万元、13532.10万元、15041.56万元和7179.34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为99.45%、99.32%、99.99%和99.94%,集中度高,具有较高依赖性。

具体来看,仅中简科技第一大客户在报告期内贡献5698.95万元、10867.16万元、10335.27万元和5527.52万元的销售收入,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4.52%、79.76%、68.71%和76.95%。

中简科技表示,我国航空航天行业高度集中的经营模式导致企业普遍具有客户集中的特征,公司目前正在研发新产品、拓展新客户、开拓新市场,减少客户集中度高的潜在不利影响,但如果现有客户需求受国家国防政策变化而大幅下降,则较高的客户集中度将对公司经营产生一定影响。

上半年产能利用率超100%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中简科技本次IPO计划募集资金2.34亿元,拟全部用于1000吨/年国产T700级碳纤维扩建项目。

中简科技生产的高性能碳纤维主要为ZT7系列碳纤维。2014至2016年,公司碳纤维产能均为5万千克,同期产量为2.35万千克、4.32万千克和4.53万千克,产能利用率达46.93%、86.35%和90.58%;同期销量为2.05万千克、4.51万千克和4.44万千克,产销率达87.53%、104.48%和97.95%。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1-6月,中简科技碳纤维产能产能为2.5万千克,产量却达2.59万千克,产能利用率103.47%;同期销量2.39万千克,产销率92.24%。

中简科技表示,随着公司ZT7系列产品向航空航天客户的稳定供货,公司产销量不断增加,产销率逐年提高;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已签署尚未执行完毕的在手订单金额超过2亿元,产品订单不断增加,产能利用率逐年提高,现有产能和产量无法满足航空航天客户对高性能碳纤维产品的需求规划。此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加速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进程。

一年半内提交24项专利申请

据披露,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的中简科技,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共计拥有8项发明专利和15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通过受让取得的有4项,其余均为原始取得。

中国网财经记者注意到,自2016年起至2017年上半年,中简科技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24项专利申请,并已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发的《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这24项专利申请中,包含17种发明专利,7种实用新型专利;仅在2017年第二季度,中简科技提交包括新型实用性和发明在内的专利申请共计13种。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