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曹德旺:一片透明下的修行之路

2017-09-06 11:37:17 作者: 来源:凤凰卫视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1976年,在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镇,年已30岁的曹德旺在经历过倒卖烟丝,贩水果,拉板车,当炊事员等工种后,成为了高山镇异形玻璃厂的一名采购员,一系列的机缘巧合使福耀玻璃的传奇由此诞生。

《领航者》本期嘉宾

福耀玻璃创始人、董事长 曹德旺

1976年,福州福清市高山镇异形玻璃厂采购员

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集团

1993年,福耀玻璃登陆国内A股

1995年,福耀玻璃进军美国市场

2016年,福耀玻璃在美国俄亥俄州投资设厂

制造业要素成本比较下中国没有优势

曹德旺三十多年前进入中国制造业,亲历了中国制造业的演变发展。他认为中国制造业成本不仅是工资上涨的问题,还有物流成本、资源成本、材料成本、能源成本,再加上税跟费都比美国贵,因此,从要素成本的角度来比较,中国没有优势。

而关于制造业的升级换代,曹德旺认为,成功需要时间和精力来沉淀。中国是人口大国,绝不是人才大国,尽管中国蓝领工人的工资是美国的七分之一,而美国高级白领的工资只是中国的三倍,出现高级白领短缺的问题。

人要动的话最好身体健康的时候动,如果时机选择不对,身体病怏怏的,不动不死,动可能会死。

全球化是很高段位的要求,中国企业要打造核心竞争力

在当前“一带一路”倡议的大环境下,有人提出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产能将成为化解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新路径,同时通过对于这些国家的援助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大力鼓励企业走出去。而曹德旺坚持,企业家只是社会一员,不是保家卫国的英雄或功臣,要理性分析回报和风险。企业家也不应该躺在国家支持上。

而谈及全球化,曹德旺笑称全球化是一个企业的产品的、品牌的全球化,质量、价格被消费国所认知和认同。这是一个很高段位的要求,很多企业都达不到这个要求。反观中国制造的短板,曹德旺认为,中国需要在应用材料研究和精密制造方面发力,认为中国企业应该务实地做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实在在专注产品的核心技术,收获认知和认同。

我们国家13亿人,像我这样的充其量两三千万人,我们这些人还要国家来帮助,还有13亿人谁来帮助他?

美国人很喜欢我,但我没有出卖我的祖国利益

早在1995年,福耀玻璃就开始了“走出去”的步伐,在美国设立了第一个海外工厂。充满家国情怀的曹德旺,头顶跨国企业家的名号,坚持扮演桥梁的角色,致力于推动中美合作。通过长期观察,他发现在中美贸易关系中,美国售卖高附加值的东西,而中国多数时候在提供产业链低端的产品。曹德旺指出,这是美国通过几百年积累换来的结果,我们不能眼红,要取长补短,同时希望我们的短板能够加快赶上。两国贸易只有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才能够持久。

我给自己定位是中美两国邦交正常化的民间大使,我们维护国家形象,也维护美国人利益。因此美国人很喜欢我,但我没有出卖我的祖国利益。

曾饱尝生活艰辛和世态炎凉,“中国首善”仍怀感恩之心

曹德旺被称作是“中国首善”,他的个人捐款累积超过110亿元人民币。他在早年的时候一贫如洗,9岁才上学、14岁就被迫辍学,谈起早年的生活,曹德旺感叹那是言语无法形容的艰苦,年少时的曹德旺,不仅饱经饥饿与贫穷的折磨,还要忍受他人的欺辱和嘲笑,被打出村。然而在他成功后并没有锱铢必较,反而以德报怨,包容宽恕,认为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在家乡捐款盖楼房、道路、寺庙、学校等,希望帮助提高当地人的知识素养,阻止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他们说那是你辛苦赚的钱,我说你错了,我是在修行,拿着一把刀在手上,我觉得自己吃得太胖,一块一块削掉扔到垃圾桶里,基金会是我赘肉的垃圾桶,削掉更健康。

接班时间表由儿子制定,为儿子的勤奋感到欣慰

“玻璃大王”曹德旺今年已经71岁,虽然不服老,也总要思考接班的问题。今年是福耀玻璃成立三十周年,曹德旺原本希望在今年能让儿子曹晖正式接班,但被曹晖暂拒。曹晖认为自己的父亲白手起家,而自己是在父亲的羽翼下长大的,他希望有一个机会,自己办企业,不为赚钱,而是希望像父亲一样白手起家,我做起来。如今曹晖的企业已经办了两年,他认为五年后,随时都可以考虑接棒福耀。自己的儿子懂得坚持创业,能够吃苦,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曹德旺倍感欣慰。

作为一个男子汉,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有担当,必须履行报国为民的职责。

访谈结束前,曹德旺给年轻人写下赠言:

2017年|夏

自信能力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力量。

——曹德旺

关键词:德旺之路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