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西安银行IPO因签字会计师变更中止审查

2017-09-19 10:31:35 作者: 来源:投资快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日前,处于正常排队状态中的西安银行,突然变为“中止审查”。证监会首发企业排队名单显示,西安银行“中止审查”的原因被定为“情形四”———即“发行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查或者其他导致审核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记者了解到,西安银行此次遭遇“中止审查”的原因是由于签字会计师变更所致。按照西安银行董办相关人士说法,西安银行已处理完毕并向监管部门递交了恢复申请,不久后将重回正常排队序列。

  中止审查虽然是“虚惊一场”,但西安银行资产质量、盈利性都暴露出隐患。记者翻阅西安银行公开资料发现,西安银行不良贷款率、不良资产率皆连年上升,三个衡量盈利性的指标也全部呈现下跌态势。此外,西安银行业务方面缺失也有所凸显。其业务在地域分布、个别行业分布以及单一借款人方面非常集中,这为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埋下一定隐忧。

  股权三度转让无人接盘

  西安银行前身是西安市城市合作银行,2010年更名为西安银行,截至2016年6月30日,注册资本达到40亿元。2016年,西安银行IPO上市申请获得证监会正式受理。2017年年初,西安银行预披露招股书显示,该行拟在上交所发行不超过13.33亿股A股,发行后总股本为53.33亿股;发行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

  作为被陕西省政府明确将推动其主板上市的西安银行,此前股权转让却屡次遇冷。目前,西安银行现第一大股东为加拿大丰业银行,而此前第一大股东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信达”).2016年3月,中国信达向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公司转让西安银行6.3亿股股份获得监管部门批准。

  据了解,中国信达近年来在不断调整资产结构,其称,转让西安银行股份是为优化整合子公司平台资源。不过,有金融业人士表示,企业剥离一些子公司,可能就是因为子公司业务离主业相差太远,或者资产缩水,不怎么挣钱。2016年3月3日,重庆联交所的股权转让公告显示,中经信投资有限公司转让西安博润泰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及转让方享有的12057万元权益,挂牌价格2.65亿元。不仅如此,记者查阅还发现,中经信投是信达资产的子公司。信达资产公开转让所持西安银行21%股权的同时,还将遗留的2.52%股权挂牌转让。

  市场对西安银行的“不好看”,就与中经信投资有限公司三度挂牌转让无人接盘有关。2014年底,中经信投资有限公司挂牌转让西安博润泰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标的估值为1.37亿元,挂牌价2.65亿元。其中核心资产就是西安博润泰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西安银行2.52%股份,而那时,西安博润泰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是西安银行的第十大股东。一年多后,相同的资产再度挂牌未见结果。一个多月后,第三度挂牌未果。

  业内人士认为,城商行股权遇冷很正常,目前银行业的情况不好,特别是城商行。此外,大型商业银行上市股票很多且其流动性以及变现能力更强,投资者有很多选择。

  不良年年上升资产质量不佳

  作为观察银行经营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银行资产质量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银行在评估贷款质量时,通常按风险基础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而后三类被合称为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

  记者查询西安银行招股书和2016年年报发现,在资产质量方面,西安银行不良贷款率、不良资产率皆连年上升。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西安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65%、0.79%、1.18%、1.27%,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上半年不良资产率分别为0.47%、0.53%、0.70%、0.70%,总体也呈现上升趋势。不良贷款率的持续上升将会给西安银行的贷款业务增加不少风险。

  判断一家银行好坏标准,除了资产规模,还有抗风险能力。西安银行年报显示,2016年末的资产充足率为14.18%,与2015年末的15.38%相比有所下降。同时下滑的还有该行的拨备覆盖率,拨备覆盖率是判断银行财务是否稳健,风险是否可控的关键指标。而西安银行拨备覆盖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从2013年的385.19%降到2016年的202.7%。

  财务状况方面,西安银行衡量盈利性的三个指标均不佳。有数据显示,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西安银行资产利润率分别为0.94%、1.10%、1.27%、1.28%;资本利润率对应分别为13.25%、16.45%、19.99%、21.67%;成本收入比分别为30.40%、28.19%、26.62%、29.68%。尽管募集资金可以解决一时之需,但是从长远来看,提升自身的盈利实力才是西安银行良性发展的长远之路。

  在流动性方面,西安银行流动性缺口率整体也呈现上升趋势。2013年到2016年上半年,分别为13.29%、11.10%、11.70%、28.89%,二季度末流动性缺口率上涨幅度为146.92%,涨幅非常大。

  另外,西安银行业务在地域分布、个别行业分布以及单一借款人方面非常集中,这也为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埋下一定隐忧。若最大单一客户贷款和最大10家客户贷款占资本净额比例持续上升的话,将会给西安银行增加贷款过度集中的风险。同时,一旦主要信贷客户经营情况出现重大不利情况,其偿债能力将下降,这将影响到西安银行后续的贷款业务,甚至影响其财务状况。此外,西安银行贷款对象也主要为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微企业经营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差、生命周期较短,受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国际贸易摩擦、成本费用上升、汇率波动及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较大。

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6年上半年,该行在榆林地区不良贷款余额4.94亿元,占全部不良贷款余额的39.67%,主要为煤炭、钢铁行业贷款。该行解释称:受宏观经济波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民间借贷风险暴露等诸多因素影响,榆林市部分企业和个人出现逃避金融债务的情况,金融机构普遍面临不良贷款增多的严峻情况。

  目前,西安银行主要业务和运营仍集中在西安地区及周边地区,且绝大多数分之机构分布在这些地区。截至2013年末、2014年末、2015年末、2016年6月30日,该行投放于西安地区的贷款和垫款分别为555.42亿元、643.58亿元、764.05亿元和764.06亿元,占该行贷款和垫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0.12%、89.03%、89.05%和85.49%;该行位于西安地区的分支机构吸收存款分别为989.91亿元、1088.36亿元、1179.00亿元和1144.11亿元,占该行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6.48%、97.20%、96.87%和94.22%。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