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博医疗IPO:为上市关联拆借削减上亿元 产销难匹配
2017-09-28 13:51:11 作者: 来源:投资时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文 | 《投资时报》实习记者 周与琴
现代医疗科技的高速发展让骨折的病人看到了重回正常生活的希望,植入类医疗器械市场蓬勃发展也使得高科技医疗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主营医用耗材的大博医疗(24.390, 2.22,10.01%)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博医疗”)借此风口加快了上市的脚步,并于近日获证监会批准首发上市。
据《投资时报》记者了解,该公司由中信证券(18.030, 0.00, 0.00%)保荐,拟于深交所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4010万股,拟募集资金9.84亿元,投资于创伤脊柱骨科耗材扩产项目、关节假体投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营销网络建设项目。
2014年至2016年(下称:报告期内),大博医疗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9889.15万元、39182.52万元和46266.39万元,净利润13928.96万元、18866.60万元和22171.72万元,呈增长态势。
但从另一方面看,该公司原料供应商过于单一,存在着原料供应的风险,而此前被证监会指出的关联交易和与关联方的大额资金拆借问题也值得注意。
原材料供应风险
查阅该公司招股书,《投资时报》记者注意到,该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医用钛材及PEEK材料,但是原材料供应商数量却较少。大博医疗表示,鉴于该公司主要产品为植入人体的Ⅲ类医疗器械,该公司对原材料的质量标准要求较高,因此合格供应商的选择范围较小。
目 前英国INVIBIO Ltd公司为该公司原料PEEK的最主要供应商,在2016年之前,更为该公司单一PEEK供应商。2016年该公司开始从德国Evonik公司采购 PEEK用于材料验证及临床试验。但正如大博医疗招股书中所表示的:该公司在产品中使用的PEEK材料需符合YY/T0660标准的要求,该公司相关产品 申请注册证时指定了产品原材料的等级为OPTIMA-LT1等级,而经CFDA备案YY/T0660标准下OPTIMA-LT1等级标准的材料供应商只有 英国INVIBIO Ltd公司。这样一来,除非该公司自降产品标准,否则也难以找到符合该公司PEEK材料标准的原材料供应商。
此外,报告期内,该公司前五大供应商占当期总采购金额的比例也较高,分别为55.79%、48.65%和44.88%。
记 者注意到2014年度和2015年度常州永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为大博医疗第一大供应商,分别占比25.47%和19.81%,采购金额均超过1180万 元。但2016年其采购金额却出现直线下滑,仅为183.97万元,占比2.64%。更主要的是,该公司医用钛材类材料供应商也仅四家而已。
大 博医疗对供应商的挑剔固然对其产品质量有所保证,但从公司经营角度看,随之而来的将是原料采购风险。未来,若因特殊原因导致供应商产能不足无法按时足量保 证该公司原材料采购,或是上述供应商提高原材料价格,或供应商产品质量出现瑕疵无法满足该公司质量标准,均可能造成该公司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销售或利润 水平,对该公司的生产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大额拆借频发
在证监会2016年向该公司发布的IPO申请反馈意见中,提到了大博医疗关联交易的金额较大的问题。《投资时报》记者发现,2014年和2015年该公司关联交易以及与关联方的资金拆借十分频繁,在2016年,这些状况有了改善。
报 告期内,该公司出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关联交易分别为138.46万元、37.63万元和120.09万元,占比均较低。其关联方分别为漳州市第三医院、厦 门美林远航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厦门威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和厦门嘉衍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与美林远航、威亚医疗和嘉衍医疗在2015年和 2016年均没有再发生关联交易,但于漳州市第三医院的关联交易却显示出上升趋势,由2014年的38.45万元上升至2016年的120.09万元。
报 告期内,该公司向关联方采购商品和接受劳务的关联交易的占比亦显得高一些。2014年和2015年该公司分别与大博医疗(香港)贸易有限公司(下称“大博 医疗贸易”)、成都市忆舟商贸有限公司、厦门菲斯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和厦门美林远航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发生过采购商品和接受劳务的关联交易,分别占该公司同 类交易比重的1.70%和5.08%。其中,2014年和2015年与大博医疗贸易的关联交易分别占同类交易比重的0.74%和2.32%,而2015年 发生的关联采购金额则占大博医疗贸易收入的100%。
该 公司向大博医疗贸易采购的主要内容为进口手术器械。招股书中披露,2014年该公司向大博医疗贸易采购的手术器械均要高于非关联采购均价的5.05%,而 2015年情况却出现了反转,不少器械的采购价格低于非关联采购均价,其中方向牵开器刀片和牵开器刀片低于非关联采购均价14.53%,此外还有多种产品 价格低于同业均价。为避免关联交易,2017年4月7日,大博医疗贸易注销。
此 外,大博医疗还存在着多项与关联方的资金拆借。报告期内,该公司合计资金拆入分别为13979.36万元、16715.08万元和347.09万元;合计 的资金拆出分别为21669.50万元、8436.23万元和51.28万元,可以看出在2014年和2015年,该项额度非常高,但是2016年,拆借 资金金额下降巨大。其中,昌都市大博通商医疗投资管理公司、林志雄和林志军兄弟是该公司的拆借的主要关联方,其中昌都市大博通商医疗投资管理公司2014 年和2015年分别向该公司拆入了11777.56万元和14832.90万元,但其仅付息14.96万元和4.02万元。此外实际控制人林志雄2014 年向该公司拆出1200万元,2015年拆出392.07万元,拆入1490.96万元,2016年拆入228.71万元。
高产难销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大博医疗主要产品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已超过100%。该公司在招股书中表明,超负荷的生产不利于现有生产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不利于设备的稳定运行,有可能会影响到未来的产品供应能力。
然 而,尽管报告期内该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很高,几乎都在100%以上,但产销率却始终在80%左右徘徊。创伤系列产品是大博医疗的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报告期内 均占比销售额七成左右,其报告期内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41.49%、113.86%和107.71%,但是其产销率却仅有80.06%、87.51%和 78.22%。
在存货管理方面,该公司亦需要提升。业 内人士表示,存货管理往往需要考虑未来订单量、原材料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及价格走势、自身仓储能力、生产及物流效率等多种因素。报告期内,大博医疗存货周转 率较低,分别为0.81、0.71和0.60。而随着其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如果该公司不能有效提高存货管理效率,将有可能降低资金使用效率或发生存货减 值,进而对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