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资管瞄准可转债扩容机会 待发产品欲“穿”马甲
2017-10-23 09:51:40 作者: 来源:东方财富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随着再融资新规的发布,大量融资需求被挤出定增市场,可转债逐渐受到市场偏爱,而其扩容带来的投资机遇也逐渐显现,机构对其更是青睐有加。记者了解到,多家券商资管计划推出可转债投资产品,但是因为仓位下限等问题,可能不会以转债的名称出现,而是“穿”上马甲。
统计显示,今年三季度中证转债指数涨幅达9.5%,超越同期上证综指。机构认为,大盘转债的扩容或将进一步压低转债的整体估值,这有利于新资金的布局。与此同时,日前发布实施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对可转债发行方式进行调整,将资金申购改为信用申购。按照规定,此后投资者参与可转债网上申购时,无需预缴申购资金,待确认获得配售后,再按实际获配金额缴款。而这也被市场解读为未来数月转债市场大概率将迎来发行高峰期。
10月20日,国内首只实施信用申购的可转债——雨虹转债在深交所挂牌交易,财汇大数据终端统计显示,加上雨虹转债,当前处于正常交易状态的可转债已经扩容到20只。
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排队等待发审委审核可转债的数量达63家,其中,44家处在已反馈阶段,19家处在已受理阶段。统计发现,发行数量多的省份基本为经济发达地区,其中,浙江和深圳有9家,北京有7家,江苏有6家。
与此同时,可转债市场出现的机会吸引了众多机构。记者了解到,多家券商资管计划今年推出可转债风格产品。
“我们计划发行一个一级债基,已经把申请报上去了,采用的是可转债风格”,沪上一家券商资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已经将该产品作为接下来优先考虑发行的产品。在他看来,明年二级市场存量标的可能会有所突破,会为转债带来特别多的机会。
无独有偶,另一家总部位于华东的券商资管也表示,已经在工商银行报了一只纯债基金,采用的也是可转债的风格。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两家券商资管在推出可转债基金时都在名称上对转债做了淡化处理,为其“穿”上了小马甲,而仅仅是将其作为宣传时的策略来使用。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上述负责人向记者解释,由于转债产品作为衍生品比较特殊,有存续期和仓位下限问题,如果发布的时机不合理,就可能会陷入挑选困境。“说白了,一旦用了可转债的名称,就相当于给自己套上了紧箍咒。因为按规定这个基金的80%必须配置一定资产,就像股票基金一样,但是八成的仓位在那里,如果市场不好,对于产品管理人来说就很难承受了。”
沪上一家券商资管固收部人士告诉记者,如果公司转债产品的主动管理做得好,接下来可以摸索是否可以发转债的指数,以前因为转债流动性不好,品种太少,大家也不敢发,一定要等到市场容量足够大的时候发,而在他看来,明年下半年市场就将出现较好的机会。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