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双十一”从低价囤货到追求品质生活

2017-11-03 11:10:47 作者: 来源:投资潮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马上临近,“剁手党联盟”们也开始忙碌起来,查攻略、屯资金、今年不买后悔一年。与此同时,很多细心之人也发现今年的“双十一”似乎变味了。

追求品质生活,是更多消费者的选择

相比前些年的“双十一”低价劣质的特征,今年的“双十一”在品质构筑美好生活的趋势愈加明显。相比于往届的价格战,今年各大电商平台、品牌制造商不约而同的进行转型升级,极力优化消费者购物体验,打造各自的特色“双十一好物节”。

在“双十一”到来之际,淘宝、天猫平台发布了关于《2016-2017双11购物白皮书》,探讨了消费升级下的“购物相对论”,白皮书显示,80、90后的消费者成为网购消费的主力军,这个消费群体变得更加追求品质,场景化消费在购物选择中的比例持续上涨。

在京东中国的白皮书——《中国家电网购消费者洞察白皮书》中显示,家电消费成为人们追求生活品质较为直接的途径。因此,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品质、服务、场景化等要求和期待逐步增加,数据表明,超过1/4的消费者对此十分敏感,反而对促销关注的比重有所下降。

一位市场研究人员表示:过去的“双十一”的消费风气就是低价囤货,然而现在更多消费者愈加注重品质生活。今年的“双十一”有不少品牌也开始关注这次消费升级,纷纷构建美好生活场景。

以夏普为例,本次夏普全新升级六大系新品家电。领衔旗舰家电产品组成了“智能家居天团”,此举囊括从生活娱乐到衣食住各种元素的智慧生活场景,把家电升级为智能管家、贴心保姆。

奇迹还可以保持多久?

“双十一”这种商业模式一直都饱受争议,然而这个人造节在没有外部强烈干预的情况下,成交量一年比年高,也足以证明自身的价值。虽然“先涨再减”的营销把戏屡见不鲜,但大多数消费者的确从中得到了实惠。

在“双十一”当天,消费者们放下对商家的怀疑,商家卸除对消费者购买力的怀疑,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创造出来了奇迹。可惜这并不是奇迹,只是压抑已久爆发出来的消费能力的集中释放。

双十一只是对商业基础设施的压力测试,今年的“奇迹”或许就是明年的日常。消费不可能永远狂飙突进,“双十一”的化学反应早晚会黯淡下来。再耀眼的火光总有熄灭的一天。

 现在大大小小的购物狂欢节逐渐变多,除去“双十一”,还有“双十二”、“6.18”等。然而这些节日归根结底就是打折促销,个别节点即使再低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这是因为电商的促销方式逐渐升级,消费者也在不断学习,产品如果再特定的时间内价格极低,将会影响到其他时间段的正常销售。长期以来的结果自然是价格趋于均衡,谁也不吃亏,谁也占不了便宜。

“双十一”这个人造节肯定还会长期存在,买卖双方都需要这个节日。节日的文化和内涵也会逐步脱离简单打折、粗暴囤货,进入强调品质、追求生活质量,“双十一”将不再是一场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价格较量,这种改变说明中国的商业文明和市场正在逐渐成熟。

关键词:双十品质低价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