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G资本未来投什么? 熊晓鸽给出两个关键词:重技术、跨界并购
2017-11-06 11:08:55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国内知名财富管理平台宜信财富日前正式对外公布,将与IDG资本正式成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这一消息是11月3日宜信财富召开的2017私募股权投资高峰论坛上,由宜信掌舵人唐宁对外宣布的。双方认为此次合作预示将开启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新格局。事实上,早在2017年1月,IDG就与宜信共同发起了一支天使母基金。IDG资本全球董事长熊晓鸽与唐宁同台路演后,当天飞机返程时,刚落地同事就告知熊晓鸽基金已经超募。
熊晓鸽说,从外界的角度看,投资人是在管理资金,但其实更多时候投资人是在管理时间。他透露,投资人希望把更多的时间花在项目管理、投后服务上,但作为GP,事实上特别费时的是募资环节。正是有了这样的体验,才有了上述开篇的合作宣布。
“这样的合作可以节省IDG很多时间,如果早一点(有这样的募资效率),IDG的投资可能不止现在的600多家,上市并购退出150多家,可能会翻倍。”熊晓鸽笑称。
在短暂的分享中,熊晓鸽简要回顾了自己转行做风投的契机以及当下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市场现状,不过作为行业中的风向标机构,IDG未来会投什么,依然是众人关注的焦点,“重技术、跨界并购”是熊晓鸽提到的两个关键词。
由于记者出身,当年在美国硅谷采访了解到风投这个事物,知道硅谷创业和风投对美国科技产业发挥的巨大促进作用,“苹果、微软无一不是在风投支持下成长起来的公司。”这样的认知再加上湖南人骨子中的敢为人先,熊晓鸽踏入了风投行业做了中国第一支风投基金,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基金最多的国家。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注册的基金已达六万多支,注册GP管理团队超过两万家,“也就是说,平均一个基金管理团队就要管三支基金。”同时,市场上的优质项目尤其是科技含量领先的公司数量并不多,但市场上的钱很多。因此无论是对GP还是创业者来说,拿谁的钱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今,熊晓鸽最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未来IDG是否还能投到BAT这样伟大的公司,他的回答是,有可能投到也有可能投不到,但不管能否投到,IDG的团队很坚定的要为这个目标去努力和创新,“未来要做的是,投一些技术层面了不起的公司。”
不久前,熊晓鸽曾在一次演讲中谈及粤港澳湾区的发展话题。能看到的是,纳斯达克好的技术公司,都是从美国硅谷投出来的。全球知名技术公司出现第二多的国家则是以色列,但看硅谷的人口不到8万,以色列也才有800万人口。
回过头看中国,事实上,熊晓鸽认为,目前中国在移动互联网终端硬件应用方面,比美国还要先进,“问题是怎样把这种沟通的工具、技术与现在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熊晓鸽说。
就好比战胜全球最聪明围棋选手的AlphaGo,取得胜利后再也不做下棋这件事了,因为研发只是为了证明了技术上能够做到这一点,甚至能够做很多事情。但怎么应用到场景中,还有很长路要走。
反观IDG的投资团队,熊晓鸽说IDG非常注重技术背景。现在IDG的团队大部分都是搞技术出身,尤其熊晓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周全,当年是中科院的研究生,后来去美国读了博士,做光纤通讯的传感器。
除了注重技术背景,IDG还特别重视将国外的成功和失败经验消化后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熊晓鸽说,IDG资本如今不仅有早期创投基金,还有成长基金、并购基金。随着今年年初IDG把美国国际数据集团的全球投资业务进行了收购,进一步拓展了全球化的布局。“IDG对中国和海外都很熟悉,可以把海外背景和中国结合起来,希望能给投资者很好的回报。未来IDG资本可以做更多跨界并购的事情。”熊晓鸽说。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