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徐林:改革和放松管制使中国有了过去四十多年的高增长

2017-11-28 13:38:18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中国的改革,实际上是从恢复高考开始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徐林11月28日在“《财经》年会2018:预测与战略”上表示。

他认为,恢复高考是纠正人力资源这个要素错配的一个最重要的改革。在恢复高考之前,很多高中毕业生在当时的制度下都被送去农村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恰恰是这一改革,使得那些高素质的人可以通过高考制度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可以在更好发挥他们作用的岗位上工作,这是一个对人力资本这一要素配置扭曲的一个重大的改革。从此之后,我们看到中国的改革开始放松了对人口流动的限制,放松了对人们择业的限制。

他表示,后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可以离开农村离开农业,到城镇地区去就业、工作。很多农民中具有企业家精神和素质的人开始办企业,产生了大量的乡镇企业,后来是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的退休人员,包括一些职工可以从国有企业退出,去参与乡镇企业,包括民营企业的设立,也包括一些党政官员,也可以加入到企业中去。恰恰是这样一些改革和放松管制的措施,使得中国人口劳动力这一要素的配置,可以按照市场的规律来进行配置,这种配置的改进恰恰使得中国有了过去四十多年的高增长。

十九大之后的增长怎么办?他认为,从未来制度改革的角度,政府还是应该需要通过改革为要素在统一市场内的自由流动、高效配置,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这种保障对未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都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为徐林演讲实录:

徐林:既然不谈经济增长速度,要谈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就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回顾一下,过去四十年,我们高速的增长是怎么取得的,昨天我就在想今天说些什么。我突然想到今年12月份恢复高考四十周年,我们是77级考上大学的,考大学的时候我在农村当知青,在我眼里,中国的改革,实际上是从恢复高考开始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恢复高考是纠正人力资源这个要素错配的一个最重要的改革。在恢复高考之前,很多高中毕业生在当时的制度下都被送去农村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恰恰是这一改革,使得那些高素质的人可以通过高考制度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可以在更好发挥他们作用的岗位上工作,这是一个对人力资本这一要素配置扭曲的一个重大的改革。从此之后,我们看到中国的改革开始放松了对人口流动的限制,放松了对人们择业的限制。

所以,我们看到,后来国家要素的流动有了非常正常的,寻求高收益,就是向高处走的机制。所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农民可以离开农村离开农业,到城镇地区去就业、工作。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农民中的,具有企业家精神和素质的人开始办企业,产生了大量的乡镇企业,后来是私营企业,我们也可以看到国有企业的退休人员,包括一些职工,他们也可以从国有企业退出,去参与乡镇企业,包括民营企业的设立,也包括一些党政官员,也可以加入到企业中去。恰恰是这样一些改革和放松管制的措施,使得中国人口劳动力这一要素的配置,可以按照市场的规律来进行配置,这种配置的改进恰恰使得中国有了过去四十多年的高增长。这是从这个角度来看过去的高增长。

十九大之后的增长怎么办?报告提出了要通过创新驱动,结构升级的路子来走,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四十年对改进资源配置效率所产生的难以想象的效果的忽视。因为我们现在依然需要关注要素错配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在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的配差还有4倍,我们是从最高的7倍降到了4倍,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也依然很大。

所以,未来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的配置的改革,人口流动,向效率更高的产业领域,向收入更高的地区进行流动,这样的趋势还不会改变。恰恰是这种流动,可以提高资源配置,可以提高要素配置的质量和效益。所以,我们说,从未来制度改革的角度,政府还是应该需要通过改革为要素在统一市场内的自由流动、高效配置,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这种保障对未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都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中国多年徐林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