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回暖 配置医药的绝佳时机已经来临
2017-12-25 15:00:23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上周,机构调研的数据显示,生物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受到机构关注。事实上,12月以来,生物医药板块表现整体突出,部分行业龙头个股屡屡走出逆市行情。年终之际,机构继续挖掘生物医药行业机会,但是观察机构调研对象发现,机构开始在更广的范围内寻找生物医药行业机会,除了行业龙头白马以外,机构调研的触角开始向行业中更多标的延伸。
虽然医药行业内部出现分化,但整体仍保持稳定增长格局,就目前已披露的2017年业绩快报的公司来看,大部分医药股依旧处在增长通道当中。有分析指出,虽然行业内出现分化,但重点公司依旧保持着平稳增长态势。大部分主流医药品种的当下估值仍在合理区间。
从估值来看,医药行业整体估值趋于历史平均水平,板块内估值分化明显。受招标降价、医保控费等政策因素影响,医药行业也步入新常态,行业增速进入换挡期,预计未来行业整体增速仍可保持在10-15%区间稳步增长。从医药制造业和上市公司数据来看,行业业绩增速已经开始出现企稳回升。但子行业内业绩分化也比较明显,同时发现各子板块的龙头公司业绩整体增速要明显快于行业整体。
从行业来看,医药行业正处于政策变革之年,从供给端、需求端、支付端三个维度分析与判断未来医药行业发展趋势,未来几年尤其是供给端的政策变革将深刻影响并改变当前的医药产业格局与发展方向。广证恒生证券分析师赵巧敏也表示,我国医药行业在政策驱动下前行,政策推动变革。新医改优先审批、上市许可人制度、临床试验管理等多项政策落地,引领我国医药行业供给侧改革。
操作策略上,行业人士建议投资者选择低估值或PEG合理、流动性较好的中型市值公司;在创新药和一致性评价受益明显、股价没有过度透支创新能力的;创新能力明显受益于欧美日等规范市场的;儿童、青少年消费类;医药流通需要跟踪行业底部的到来,预计要在明年一季度后开始关注;一致性评价与医保支付政策相关,需要紧密跟踪大省市的医保支付政策的情况。
平安证券指出,行业回暖,配置医药的绝佳时机已经来临。2017年医药板块大幅跑输沪深300,市场已经充分反映了降价控费的预期,但2017年行业增速已经明显触底回升。此外,创新为先,中国医药行业迎来创新的美好时代。与过去相比,无论是扶持政策、人才支持、研发投入以及医保配套等方面,我国医药行业都开始具备自主创新的土壤,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的创新品种问世和研发企业崛起,而研发创新将成为引领行业前行和重构行业格局的关键因素。不过,机构人士也提醒,生物医药行业龙头个股近期涨势较猛,投资者需要提防阶段性调整的风险。
【延伸阅读】
行业转暖整合提速 医药行业具备估值提升空间
当前医药板块的低配水平与行业基本面转暖、整合提效加速的趋势不相匹配,这主要与市场对于短期业绩波动和整合兑现的过度担忧,但我们判断医改政策导向不变,行业长期趋势不改,医药龙头股和成长股的长线逻辑依然坚挺,当前时点不少个股已具备较高的估值优势。
2017年以来,医药板块逐渐呈现分化格局,这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首先,医药工业利润和收入端增速持续分化;其次,由于市场风格转换因素,三季度基金对于医药股的持仓比例已降至历史低位,行业基本面持续转暖与市场的低配水平明显分化;最后,一线蓝筹股的业绩和估值匹配度相较中小市值成长股也出现了持续分化。
从目前情况看,2017年医药股表现分化可能和“两票制”等因素有关,但考虑到行业长期整合趋势不变,龙头份额提升的逻辑预计也将加速兑现。从板块间估值角度看,医药板块2018年预测PE为29.37倍,预测净利润增速为21.76%。从长远角度看,医药板块将长期受益于老龄化的人口红利和医改持续深化的政策红利,行业景气趋势明显向上。我们看好医药行业中长期的发展前景,当前估值水平较为合理,维持行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来源:上海证券报)
医药行业强者恒强时代到来 千亿元市值俱乐部成员增至4家
2017年,医药行业的改革仍在继续,“颠覆性”变化是业内人士普遍的共识。尤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对行业影响深远。这一具有里程碑式的文件,让人们看到了国家对医疗器械创新、监管等领域改革的决心。
在医保控费、医药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的政策改革方向是向国际最高质量标准看齐。在政策的调整期,一些细分领域将因标准的提升、监管的趋严面临调整、洗牌,阵痛在所难免。但从长远来看,创新药、优质药将进一步受到市场的认可,而布局创新药、优质药的相关上市公司也将进一步受到市场的认可,强者恒强的时代到来。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