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房地产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迈出实质步伐 50只基金超配房地产

2017-12-25 15:00:25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实行差别化调控。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对比今年会议不难发现,明年将是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力争取得实效的一年,房地产长效机制将逐步进入实施阶段。

今年以来,住房领域实施了不少新制度。除了近些年一直延续的各种行政调控手段之外,国家加大了对住房租赁的支持力度,多地出台支持住房租赁发展的政策措施。应该说,住房租赁在过去的一年大踏步地走向舞台中央,为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吹响了冲锋号。各地方也在积极探索,一些有益探索有望成为未来改革的新方向。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支持北京、上海两地开展共有产权住房试点,旨在加快解决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问题。还比如,北京市鼓励国有企业利用自有土地建设保障房,目前已经建设约12万套。此外,关于“要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的要求,从部委负责人的回应来看,相关部门正在按照中央要求开展工作。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对房地产市场的部署中,把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再次作为重点给予突出强调,让住房租赁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表明中央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通过租购并举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决心。

财经评论员马光远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市场和政府的定位问题,房地产基本制度建设问题,房地产政策的定位问题以及一系列配套体系等。由此,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许多业内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的商品住房供应主体是开发企业,政府供应一小部分保障性住房。多主体供应代表供应主体将更加多元化,不仅限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政府。

住房制度改革不是对某一领域政策和制度的细枝末节修补,而是从多个角度协同发力,发挥综合性作用,可能包含土地制度、住房金融制度、税收制度、信息制度、住房保障制度以及交易监管等一系列制度的构建。住房制度的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并非短期能够实现的,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行政调控等短期调控措施仍然将发挥作用。2018年,将继续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实行差别化调控。一旦房价在一些城市过快上涨,肩负房地产市场调控主体责任的地方政府就应“该出手时就出手”。

中信证券12月25日披露的最新研报认为,产业集中度提高和长租公寓建设,是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行业最核心的两条主线。未来2-3年,产业集中度提高预计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最确定的事件,目前估值仍然便宜的行业龙头公司具备吸引力。同时,由于激烈的销售排名竞争和不确定的市场演变走势,各大公司在2018年1月开始就会积极推货。考虑到明年春节的时间较晚,2018年1月龙头公司的销售可能会超预期。(来源:中国经济网)

50只偏股基金连续三季度超配房地产

四季度以来,房地产行业龙头股继续发力,而在三季度末选择超配房地产行业的主动管理型基金也有不错的收益表现。《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据数据统计,截至12月21日,在今年三季度末超配地产股10个百分点的77只主动管理型基金中,有9只基金在四季度以来取得了5%以上的收益率,其中有3只是由大成基金徐彦独自管理的基金,这3只基金在年内均取得了25%以上的收益率。(来源:证券日报)

【延伸阅读】

 

二线房地产最被看好 近九成银行家认为将量价上升或持平

 

12月22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普华永道连续第九年发布《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7)》。报告回收有效问卷1920份,从银行家视角全面反映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动向。

2017年以来,一线城市限购政策逐渐升级,二线城市也逐渐开始限购,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热度较前几年有所上涨。银行家们如何看待房地产走势?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银行家认为房地产价格和销量将上升或持平。区分不同类型城市,银行家最为看好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近九成的银行家认为房地产市场的销量和价格会上升或至少持平。2016年这两项数据分别为89.3%和90.4%。不过,看涨一线城市销量和价格的银行家比例,从2016年的54.1%和66.5%,下降到2017年的30.4%和40.1%。

对于一线城市超过七成的银行家认为房地产市场的销量会上升或持平,超过八成的银行家认为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会上升或持平。2016年这两项数据分别为90.2%和92.1%,2017年这两项比例均有所下降。《报告》认为,由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接近饱和、限购政策严格,部分购房需求向二线城市发生了转移,其人口、产业和资源的集聚效应也对周边郊区和次中心城市产生“溢出效应”,从而出现从中心向外围的扩散趋势。

对于三、四线城市,超过七成的银行家认为房地产市场的销量和价格会上升或至少持平,2016年这两项数据分别为51.4%和56.6%,有了较大的提升,大型都市区或大型城市群发展迅猛,也将成为未来中国主导性的空间载体,这也为大都市周边的三、四线城市带来了发展机会。(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键词:实质步伐机制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