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创投倪泽望: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充满了投资机会
2018-01-19 10:16:02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2018年1月18日,在由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主办的第六届“国际视野下的创新与资本论坛”上,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董事长倪泽望向大家详细讲解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情况。倪泽望表示,从全球经济来看,经济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比如说日本,东京、名古屋、大阪,三个地方的GDP占了日本的80%。美国的数据虽然旧了一点,但美国的产出也大多集中在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这些城市,中国的情况也是类似的。
数据显示,2016年的数据,广州、深圳、东莞三个市,GDP已经4.6万亿人民币。2017年数据也很可观,像广州,初步统计预计2017年预计全年GDP总量达到2.15万亿,比上年增长7%以上,深圳是2.2万亿,东莞是7000亿。
“说明这一片区域充满了经济的活力,所以我们的投资潜力比较大,也会感受到这一片经济蓬勃发展的势头”倪泽望称。
在倪泽望看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这样的园区想要形成良性发展,人才、资本、政府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当然也包括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政府的资金支持等。而对于投资机构来讲,这样的创新走廊充满了投资的机会。
以下为倪泽望演讲实录:
倪泽望:各位早上好!刚才几位外国朋友专门讲了几个国家的投资情况,在这我也借此机会讲讲南方的情况。
一月份是全国各地地方政府开会的季节,昨天我们也是刚刚参加深圳的两会,包括深圳、广州这一片的最新的经济预测数据,也刚刚在会上进行发布。借此机会我讲讲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情况。
去年12月份,广东省委省政府专门发布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规划》,提出要在2050年建成国际一流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当然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大家应该清楚它的位置,主要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问题,以这个走廊作为带动作用,推动大湾区成为世界一流的新区,是这样的定位。
实际上从全球经济来看,这种产业和经济的积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我们有两张图。大家可以看到日本,日本的情况,确实三个大的城市圈,包括东京、名古屋、大阪,三个地方的GDP占了日本的80%,经济的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第二,日本如果只留下这三个地方也足以养活日本了。所以这样经济比较密集的地方,像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这样的区域,确实经济的总量会越来越大,经济的积聚程度会越来越高。美国情况也一样,虽然数据旧一点,但却是这些美国的大的城市,包括纽约、洛杉矶、旧金山,也是把美国整个产出,绝大部分都集中在这一片。所以我相信中国的情况也是类似的。
这是粤港澳大湾区,以广州、深圳,包括香港、澳门。广州是教育科研,深圳是高科技产业,东莞佛山是先进制造业,以及香港的金融和高端服务业,经济总量目前已经接近纽约湾区,有望在五年内超过东京湾区,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湾区。这是湾区规划的图,包括广州、深圳东莞,占地一万多平方公里,从广州佛山一直延伸到深圳和惠州相连的区域,走廊的长度180公里,今天为什么在这个场合介绍这个规划呢,我觉得作为资本,作用投资人,确实在这样的科技新走廊孕育了很大的投资机会。
大家看一些数据,这是科技创新走廊的数据,这是2016年的数据,广州、深圳、东莞三个市,GDP已经4.6万亿人民币,包括国家高级技术企业,4000多家、8000多家,2000多家,上市公司数量,这是2016年的数据,到2017年的数据,这个数据还是非常好的。大家知道我们有几个城市,在两会之前挤GDP的水分,但是对我们南方这几个城市来讲,确实这样的经济数据还是非常让人惊喜的。像广州,初步统计预计2017年预计全年GDP总量达到2.15万亿,比上年增长7%以上。深圳是2.2万亿,东莞是7000亿。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到11230家,东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了4000多家,说明这一片区充满了经济的活力,所以我们的投资潜力比较大,也会感受到这一片经济蓬勃发展的势头。
因为没有时间我不对比了,大家耳熟能详美国的128公里,包括很多高专院校,企业风险投资的聚集,使得这块成为美国仅次于硅谷的高新技术园区。我们总结三个要素,人才、资本、政府,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使得这个园区的发展形成良性的发展。包括风险投资也在128公路聚集,这一块也是仅次于硅谷和纽约的风险投资集中地,在波士顿地区。这些我不展开说了,也包括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包括政府的资金支持。
如果比较128公里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很多地方还是相近的。应该说,对我们投资机构来讲,这样的创新走廊充满了投资的机会。当然还有其他的投资策略,包括目前的一些投资企业的情况,这里都有些介绍,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接着讲了。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