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政府三令五申限制共享电动,滴滴为何顶风“试水”

2018-01-19 10:20:13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滴滴也杀入共享电单车领域了。2018年1月17日,名为“街兔”、押金99元的滴滴电单车曝光。此前有消息称滴滴已在杭州成立代号为“黑马”的事业部,主攻共享电单车和电动汽车,其中,共享电单车主攻2-8公里的出行范围。

资料显示,“街兔”的运营企业为杭州青奇科技有限公司,后者成立于2017年9月,营业范围包括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的租赁、汽车配件等,受小桔科技(滴滴母公司)100%控股。

执意进入电单车市场的不止滴滴。1月6日,摩拜推出采用“共享充电宝+自行车”模式的共享电单车,用户可用一块可插拔、可单独给手机充电的“能量芯”来驱动单车,当“能量芯”被摘掉,电单车就变回普通单车。

但不管是财大气粗的滴滴,还是背靠腾讯的摩拜,都面临着政策限制这一道门槛。

1.政府明确不鼓励

2017年8月,交通运输部在内的国家10部委联合出台《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不鼓励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

地区方面,早在2017年5月,上海出台《上海市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指导意见(试行)》,提出上海不发展共享电动自行车。

9月,杭州相关管理部门宣布叫停“共享电动车”,要求互联网电动自行车停止运营,对逾期不清理且及未退出的,将开展专项整治。

9月,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同市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制订了《北京市鼓励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的指导意见(试行)》,明确表示北京市不发展电动自行车作为共享自行车,相关部门将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

10月,西安市交通委员会办公室出台《西安市鼓励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明确提出西安市禁止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

不过,也有一些城市,目前看来态度宽松。比如重庆在1月初发放了第一张共享电动单车牌照,获得官方授牌的“小蜜单车”已在重庆落地投放。

2.创业路不易

伴随着政府大手一挥,2017年10月23日起,小鹿单车暂停了在北京的运营,目前活跃在河南河北一带。回头看这一长串的共享电单车创业名单:7号电单车、小蜜单车、小鹿单车、享骑电单车、西游电单车、闪骑电单车、猎吧、租八戒、行运兔、萌小明租车、蜜蜂出行、易百客、觅马出行、云马出行,这其中,遭遇连续资金链危机的电斑马面临倒闭危机;行运兔自12月起也终止投放共享电单车。

在他们身后,也不乏资本身影,只是稍显零落:

面对日趋饱和的共享单车市场,业内玩家不约而同将视线转向电单车领域的蓝海。尽管用户对无需费力蹬行的电单车有着使用偏好与消费需求,然而,普遍超标、无法显示时速的电单车火灾隐患突出,安全隐患也较高……更高的制造成本、更难的运营管理,更明确的政策限制,都使得共享电单车发展之路,迷雾遮掩。

 
关键词:政府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