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刘尚希:分析经济形势要把发展质量和速度两者统一起来

2018-01-30 13:08:08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中国财政科学院院长刘尚希

凤凰网财经讯 由凤凰财经研究院与南开大学金融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经济形势季度座谈会(2017年第四季度)”于2018年1月27日在北京举办。本次季度座谈会邀请到众多知名专家与业界人士,重点探讨四季度宏观经济形势、金融业如何去杠杆及防风险、房地产行业如何建立长效机制等问题。

中国财政科学院院长刘尚希在座谈会上表示,2018年中国GDP增速不用太担心,最低肯定6.5%,不会掉到6.5%以下。他反思长期以来人们对经济形势的分析思路和判断,一直以来以GDP增速来判断经济形势,GDP增速上去了就说形势一片大好,GDP增速下来了就说形势就恶化了。现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已经转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如果只是看经济增速来判断当前经济形势,恐怕是不足的,至少有点片面。他认为,分析经济形势,要把发展质量和速度两者统一起来。

他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求尽快建立发展质量评估的指标和统计的方法,但现在还没有。他认为,能把速度和质量统一起来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就业状态”,而就业状态应该是一组指标,至少是三个指标,而不是传统经济学里只讲就业的充分性——就业和失业。

他提出,这三个指标是就业充分性、就业稳定性和就业公平性。就业充分性更多地是取决于经济状况,后两者就业稳定性和就业公平性取决于社会体制状况。不论经济增速具体数字是多少,只要达到充分就业,经济增速就达到预期了,经济的现实增长率和潜在增长率就是基本吻合的。就业稳定性涉及到老百姓的钱包,因为就业稳定性与收入的稳定增长密切相关,就算做到充分就业,但就业不稳定,老百姓的收入增长也是非常有限的。就业稳定性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劳动技能的积累,如果就业的流动性很大,往往会陷入低收入的状态。就业公平性涉及到社会体制问题,中国现在就业公平性很不足,存在户籍有无,体制内外之分,本地人和外地人等等问题,这些都反映了就业公平的问题,就业的公平性不足会导致同工不同酬,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就会受到挫伤,降低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产生率。

刘尚希认为,要观察经济形势到底是好是坏,要看经济增速,更要看增长质量,看质量就要更多地看就业充分性、稳定性和公平性。有了就业充分性、稳定性和公平性,老百姓的获得感就会大大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就上来了,在这个过程中,劳动生产率增长,GDP增长自然就有了。而且这个增长是包容性的增长,也真正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方式,是靠人而不是靠物来实现的。生产率提高,附加值扩大,成本内部化、污染防治就有了前提条件。

他表示,这三个指标非常契合当前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要求,但这三个指标目前还没有形成标准,就业充分性指标可以根据调查失业率完善,但是很重要的就业稳定性和公平性指标目前还没有,他建议国家统计局研究怎么来衡量就业稳定性和公平性指标。

会后,凤凰财经研究院和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将联合发布《中国经济季度形势报告》。敬请持续关注凤凰财经相关报道。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