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信息流之战愈演愈烈今日头条起诉百度不正当竞争

2018-01-31 09:02:06 作者: 来源:投资潮综合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截至目前,今日头条已经完成了从图文,到短视频,问答社区和社交的布局,形成了一个内容分发的完整链条。随着头部资源的日益集聚,竞争将更为激烈,在某些方面,今日头条还是具备一战之力的,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中华PE:

上周,今日头条和百度爆发了一场口水战。

 

 

起因是有文章爆料,百度成立了“打头办(打击今日头条办公室)”,用以打击百度在信息流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今日头条。而25日下午,百度的公关微信账号“这届百度公关”发布了题为《“打头办”了解一下?”》的文章对“打头办”一事进行回应。百度委婉地表示,百度没有“打头办”。稍后晚间,今日头条黑板报发布《这届黑公关很行!》的文章,文中指出,近期网络上出现大量造谣诽谤今日头条的文章和内容,“诸多迹象表明,这是有目的、有组织的"黑公关"行为。

看起来有点乱对吧?其实简单总结一下,就是今日头条和百度针对“打头办”一事隔空喊话,双方互指对方是黑公关。

最近两日矛盾再次升级,29日晚间,今日头条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百度利用垄断优势进行“不正当竞争”,严重误导用户,并对公司和机构的声誉造成伤害,将对百度就不正当竞争提出诉讼。

文章中,今日头条表示,近日接到用户举报,在百度搜索“今日头条”相关内容,排序第一的搜索结果,是由非正规稿源(百度旗下的自媒体平台“百家号”)于2017年12月中旬发布的“旧闻”(今日头条被要求整改的文章)。排序第二的搜索结果,是“今日头条官网”,却用红字标出警告:“提醒:该页面因服务不稳定可能无法正常访问”。

 

 

今日头条使用了第三方在线网站(https://www.anquan.org/)以及百度提供的网站检测系统(http://bsb.baidu.com/)进行安全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今日头条网站没有任何不安全和不稳定情况。

今日头条认为,这是百度某部门针对今日头条的恶意抹黑,其性质可能与其此前在《这届黑公关很行》中,揭露的“黑公关”的行径是一致的。

同时今日头条还狠狠的影射了一把百度的人才流失。

今日头条表示“百度展示的与今日头条相关的搜索结果,并不能说明百度的搜索技术大幅下滑。虽然近两年,百度技术人员,特别是搜索和AI推荐技术人员流失严重,一些产品技术副总裁离职还与百度产生了诉讼。但短期内,百度搜索结果异常,应该不是技术人员流失导致的,也不会是实习生或临时工操作的。”

针对今日头条的此份声明,百度于30日凌晨迅速在“今日头条微头条”做出回应。(话说百度在今日头条上杠今日头条也是很有底气啊。)

指出百度自然搜索结果与“用户需求、相关性、时效性、用户的点击行为等一系列因素相关”,头条近期因内容低俗受社会热点关注,同时用户有寻找多样化资讯的需求,因此该百家号内容靠前“不足为奇”。

同时百度指出,今日头条公布的搜索展示结果故意采用下拉网页的方式,隐去了“今日头条”品牌专区的部分,而这部分几乎占据了搜索结果首屏的全部位置,完全满足用户搜索及下载今日头条产品的需求。

另外,百度方面表示,头条称其技术人员流失严重为恶意造谣,将保留采取法律行动维权的权利。

百度还表示今日头条近期的一系列发声,源自“面临发展困境的焦虑”,并称口水战和打官司治愈不了焦虑症。

 

 

 

 

今日(30日)午间,今日头条再次发布文章反击百度,并拿出六大证据直指百度“黑公关”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同时披露出法院受理诉讼通知书。

 

 

信息流的争夺

尽管,今日头条与百度的口水战暂时无解,但站在巨头的角度,双方互为信息流领域的最大对手,明争暗斗不足为奇。此次诉讼意味着双方在信息流广告业务的全面开战。

据艾瑞咨询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信息流广告市场规模达325.7亿元,2017年有望达到557亿元,未来三年仍将保持50%以上的增长。到2019年,信息流广告市场规模将超过1400亿。

然而整个互联网广告市场到2019年也不过接近4000个亿。因此竞争将会越演越烈。

据坊间传闻,2016年今日头条的广告收入可能达到100亿元。据一财科技消息,2017年头条的收入目标150亿,2018年则是冲500亿,保300亿。而在2016年年初的时候,张一鸣更是为今日头条的信息流广告收入立下了一个大目标:希望在2020年能达到100亿美金。

百度方面,据其发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信息流业务以第三季度业绩为基准的年化收入超过10亿美元。

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2017年6月,头条的日活用户规模做到了7701万。同样是第二季度时,手机百度信息流的日活用户达到了1亿,但百度在2016年Q3才正式推出信息流。

仅从这两组最新数据对比来看,双方的竞争将不止于此。

对手不止一个

互联网开始进入下半场,人口红利几近结束,流量的获取越来越难,时间将成为终极的战场。谁能更多的争取用户的时间,创造更多的时间停留,谁就是赢家。

事实上,今日头条并不只和百度发生过“口水战”。

2018年1月18日上午,今日头条官方头条号就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自2018年1月24日起,禁止推广微信、微博等第三方平台账户,触犯规则或对账户进行扣分和禁言处罚。

而实际上,几大巨头之间的明战暗战早就开始了。今日头条推出"微头条",效仿的是微博,微博改版推出的"热门"频道,微信推出的"看一看",走的则是今日头条开辟的机器算法分发推荐内容路线。可以说,三者的发展离不开相互的"借鉴"。

而去年8月份,新浪微博曾点名批评今日头条,称其在微博毫不知情、未授权的情况下,直接从微博抓取自媒体账号内容。微博因此暂停了今日头条的第三方接口。今日头条方面则回应:获取这些内容得到了内容创作者本人的授权。

截至目前,今日头条已经完成了从图文,到短视频,问答社区和社交的布局,形成了一个内容分发的完整链条。随着头部资源的日益集聚,竞争将更为激烈,在某些方面,今日头条还是具备一战之力的,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分享到: 更多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