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监局:新增房贷逐月减少 八成支持刚需
2018-01-31 11:34:30 作者: 来源:中国经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1月26日,北京银监局公布了2017年辖内银行业相关数据,数据显示:北京银行业2017年全年个人住房贷款增量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比重同比下降23.0%。个人住房贷款一至四季度月均新发放金额分别为268.5亿元、204.2亿元、147.9亿元和87.3亿元,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数据看,四季度月均新增房贷较一季度减少近七成。
此前,央行发布的《2017年北京市货币信贷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2月份,北京地区个人购房贷款新增额为18.1亿元,为全年最低水平,比前11个月月均增量少104.5亿元。可见,北京市房地产信贷调控取得显著成效。
据北京银监局相关人士介绍,“317新政”后,4~12月执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中,超八成用于支持无房群体购房需求,刚需满足力度不减。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是全国楼市调控效果最明显的区域,未来信贷收紧仍将持续。”
在持续强监管和金融去杠杆的影响下,去年北京银行业按照相关政策在维护良好金融秩序和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除了发挥金融对房地产的调节作用外,在银行业自身“回归本源”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据悉,北京辖内共有政策性银行、中外资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15类,法人机构118家,机构网点总数大约为4774个,总部金融特征明显,集中了较多的金融资源,辖内银行资产质量备受关注。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北京辖内银行业资产总额22.2万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负债总额21.2万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同比下降7.3个百分点,主动缩表明显。
同时,银行同业业务全面收缩。同业资产余额同比下降3.1%,增速同比下降6.4个百分点;同业负债余额同比下降15.6%,增速同比下降7.3个百分点。
此外,在去“影子化”、“去通道”的基础上,北京银行业逐渐回归存贷款主业。据北京银监局相关人士介绍,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7.4%,较同期负债增速高出5.2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6%,较同期资产增速高出7.8个百分点,且全年贷款增量创2010年以来最高值。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银监局鼓励辖内银行业通过多种手段加大不良信贷资产处置力度。截至2017年末,辖内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降至317.4亿元,同比减少136.2亿元,下降30.0%;不良贷款率0.37%,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为2007年以来同期最低值。其中,辖内主要银行六大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贷款余额同比下降12.5%;不良贷款率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随着我国经济企稳回升以及企业盈利水平好转,北京地区银行机构资产质量逐步改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出现双降,银行机构安全性提升。同时,同业业务特别是同业负债降幅明显,表明北京银行业金融去杠杆成效显现,资金开始脱虚向实,银行回归本源,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在温彬看来,“加强金融监管有利于银行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预计2018年我国经济继续稳中向好”。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