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勾网陷离职潮风波面临新兴市场的冲击前景堪忧
2018-08-30 09:19:56 作者: 来源:投资潮综合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投资潮8月29日讯,昨日晚间,有媒体爆料称,招聘网站拉勾网前CEO马德龙在2017年就已处于挂职状态,不再过问公司事务,且于今年7月正式离职,与拉勾网前设计中心总监Kim创办了一家名为“Nineseals”的区块链公司,新公司还获得了来自真格基金及贝塔斯曼的1000万元天使投资。
对此,拉勾网联合创始人鲍艾乐回应称,马德龙离职拉勾CEO是一年前的事,目前还是拉勾的股东、董事,公司人事并没有发生频繁流动。话虽如此,但通过查询工商资料可以发现,2018年7月12日,拉勾网运营主体北京拉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马德龙变更为拉勾网创始人许单单。


至于爆料中的“Nineseals”,其运营主体为北京九个小海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8月1日,法定代表人为马德龙,致力于为全球数字货币持有者提供最实时的数字货币交易行情,并为他们提供详尽的数字货币信息以及社区内容。目前这个新成立的区块链公司已开始以“拉勾网创始人原CEO马德龙创办”的名义对外品宣并展开招聘。
备受青睐的创业
2010年,许单单从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等人那里众筹募资创立了3W咖啡,一度成为互联网投资圈人士的集聚之地,这是许单单、马德龙携手创业的第一个项目。
之后,许单单、马德龙、鲍艾乐三个没有招聘经验的“外行人”凭借自身的资源积累,以“互联网招聘”为切入点,在2013年7月上线拉勾网,专注于互联网人才招聘服务,并很快获得了资本的认可。
利用垂直招聘的理念,拉勾网在成立第二年的3月就获得了500万美元A轮融资,四个月后再次获得2500万美元B轮融资,估值在8亿人民币左右。2016年3月,拉勾网获得2.2亿元C轮融资。
2017年9月,拉勾网宣布获得来自前程无忧1.2亿美元D轮战略投资,本轮融资后,前程无忧获得拉勾网60%的股权,成为这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拉勾网当时曾强调将保持团队和业务独立,许单单甚至在员工内部信中表示,拉勾网计划于2019年赴美上市。
前景堪忧的拉勾网
不过,以拉勾网近几年的情况看,即使上市,也不一定能够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实际上,拉勾网并没有因为获得前程无忧的融资而发展的更为顺利。自从被前程无忧收购股权后,拉勾网从今年春节前后开始在其上海服务中心使用51job的系统,但51系统可用软件很少,甚至office都是2003版本的,严重影响员工的办公效率。而最受员工诟病的是51系统的监管,拉勾员工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前程无忧的IT监控。从拉勾前员工的微信对话来看,目前使用51系统的还只有上海,但不久后也会普及到其他城市。
拉勾网自身目前也承受着严峻的流量变现压力。据第三方数据检测的拉勾App月活数据显示,拉勾网月活从2017年起基本呈下滑趋势。数据显示,2018年5月,拉勾网月活跃用户为32.28万人,环比降低31.95%,排在在线招聘行业第14位;日活跃用户为3.23万人,环比增长2.65%。
早在14年的采访中,马德龙就说要让猎头无路可走,但三年过去了,无路可走的更像是拉勾网。目前招聘行业已形成以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为主的传统招聘平台;以拉勾网、BOSS直聘为代表的互联网垂直招聘平台;以领英、脉脉为代表的社交招聘平台;以58同城为代表的分类信息网站招聘平台等几大阵营。拉勾网身处其中,不仅横向需要同各大阵营抢夺市场,纵向也与BOSS直聘等形成竞争,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当初靠“24小时急速入职”打开市场的拉勾如今也失去了这一核心竞争力。
马德龙曾在专访中表示,拉勾的成功来自细节上的创新,但看到拉勾经多次版本更新后依然是UI单调功能匮乏那个老样子后,也就能看出这不是马德龙管理下产品了。而早在马德龙挂职,继任者许单单成为公司的实际管理者后,拉勾就发生了频繁的人员流动,从中高层到基层,离职人数预估在200人左右。离职人员中有不少研发人员被其他公司挖走,工程师离职去了阿里、美团、滴滴,程序员的水平也不如以前,失去这些主力后的拉勾网,其产品也自然难有起色。
除研发人员外,绝大多数离开的都是销售人员,甚至出现了抱团离职现象。有媒体曝出,拉勾网今年调薪三次,第一次是春节前后,第二次在3月,第三次在5、6月份,三次调薪均针对销售部门。拉勾网此举虽然是想通过降低底薪和抽成逼走业绩不佳的销售,降低成本,但这一举措反过来也促成了销售们的抱团离职。

比如拉勾网前华南销售总监Daniel陈晨,春节前后从拉勾离职入职脉脉成为华北区销售总监,随后大批华南销售人员也离开拉勾去了脉脉任职。而脉脉几乎成了拉勾离职员工的首选去处,拉勾前C端市场总监Yogi离职后也选择了脉脉作为新东家。
拉勾网的盈利模式也并不清晰。一家知名招聘平台的内部人士曾表示:“拉勾是新的,但模式并不新。它依然是传统的公告板模式,利用信息流变现,但目前招聘信息的更新需求越来越快、成本越来越高,而拉勾一直没有探索出高效的盈利模式,所以很容易触碰到天花板。”
盈利前景不明朗、员工离职,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拉勾网前景堪忧。
传统招聘网站走下坡路
在我国在线招聘领域,前程无忧、智联招聘、中华英才三大网站曾占据大半壁江山,是求职者在线投递简历最先选择的三个网站。但面对新兴互联网的冲击,自2015年来,在线网络招聘市场经历了一轮洗牌,不仅拉勾网出现危机,这些老牌招聘网站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不少招聘网站被曝出运营不善的问题,行业正在重新洗牌。
2017年9月,智联招聘在特别股东大会上宣布,股东表决通过智联招聘、SEEK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s Pty Ltd.(母公司)、Zebra Mergerco,Ltd.(合并公司)签署的于2017年4月6日公布的合并协议与方案(以下简称“合并协议”),买方团提出以每股18.20美元的价格以现金收购智联招聘全部已发行流通股,交易完成后,智联招聘将成为私有企业,其于纽交所上市的美国存托股也将全部停止交易并退市。
财务数据显示,智联招聘2017年总营收为19.15亿元,同比增长24.1%;但净利润较上一年度的2.841亿元下降35.7%,仅为1.8亿元。虽然智联招聘仍处在线招聘市场的头部位置,但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其传统招聘模式覆盖率低、效率差、成本高的弊端已日渐显现,转型迫在眉睫。
同样,中华英才网这座在线招聘领域曾经的“大山”也没能经受住考验,走上了被收购的道路。一位曾在中华英才网工作四年,经历过网站快速发展的前员工表示,除中华英才网不合理的大规模裁员政策外,产品发展速度跟不上广告销售速度也是重要原因。2008年,经济危机使得企业招聘量下降,广告预算收紧,彼时中华英才网广告减少,C端用户减少,简历匹配度不高,用户体验也随之下降,几次产品变革更是让用户大量流失。
为扭转局势,中华英才网此后将精准匹配定为网站的变革方向,并于2014年与微软展开合作,借助WindowsAzure微软云平台全面提升其校园招聘系统和内部IT部门,还在2015年更全面地利用微软HDInsight分布式大数据服务、机器学习和智能算法,加深对求职者在招聘网站上留下的职位搜索、投递选择等痕迹的分析,实现更精准的匹配度。但单纯依靠技术革命已无法挽救网络招聘,2015年5月,58同城正式对外宣布收购中华英才网,但此次交易未披露交易金额,并购完成后,中华英才网将继续独立运营,保持品牌及团队独立性。
在猎聘网创始人兼CEO戴科彬看来,“老牌”招聘网站一味满足企业客户的需求而忽视了求职者,企业大多通过网络发布的是低端职位,由此吸引的大多也是初级人才,但企业实际稀缺的是高端人才。最终,企业客户不买单,求职者体验不好,而网站本身的简历资源也得不到良性改善。
此外,互联网行业一直都是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领域。传统招聘网站业务模式、产品形态更新速度一慢就给了后来者机会,一批高举移动招聘大旗的网站,如Boss直聘、猎聘网、天际网、经纬网等一批后起之秀都在不断壮大,形成新的网络招聘图谱,重新瓜分这个市场。
不过,虽然这类网站在细分领域异军突起,整个行业可能面临重大变革,但有分析师认为,和其他领域的变革类似,变革或将来自边缘长尾区,那些对用户需求有精准把握、能够有效利用新技术、在商业模式上有较大创新力的新型互联网公司更容易获得机会。
数据显示,在2017年上半年的中国网络招聘市场中,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仍然领跑行业,其中前程无忧营收份额最高,占比31.8%;智联招聘紧随其后,占比30.7%,从营收份额看,网络招聘市场目前仍维持双巨头格局。尽管近几年垂直招聘和新型招聘企业逐步增多,但新企业在商业化变现方面仍需一定时日,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仍将保持双巨头格局。
回到开头的拉勾网CEO变动本身,许单单的上市计划可能会提前到今年年底。值得注意的是,许单单其人颇具传奇色彩,他曾是美国对冲基金唯一一位中国雇员,被称为400万年薪的“中国互联网第一分析师”。比起招聘市场,他或许更在意真金白银,现在的拉勾网在经营上也确实更加利润导向。有观点认为,此次大规模人事变动是拉勾网为保证上市后的利润,减少运营开支以期给股东一份好看的财务报表。


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