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返回上一页详细内容

暴风集团上半年净亏损1.06亿元,电视业务不是救命良药

2018-09-03 09:25:15 作者: 来源:投资潮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中华PE:

8月29日晚,暴风集团发布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2亿元,同比下滑4.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06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1572万元。

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广告业务、暴风电视硬件收入和网络付费三个核心板块。其中硬件收入6.42亿元,同比增长20.08%,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原因为互联网视频广告业务收入同比下降所致。另外,暴风TV扩大销售规模的同时,加大了营销推广力度,成本费用增加。

也就在昨天,深交所向暴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董事长冯鑫下发了监管函,理由是暴风集团违规发布经营业绩预测信息。深交所在监管函中指出,暴风集团、董事长冯鑫以微信文章方式对外发布上市公司经营业绩预测信息,违反了《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18 年修订)》第 2.1 条、第 2.7 条、第 2.9 条和第 2.14 条的规定。

此事追溯到7月初。7月6日暴风集团发布公告称中信资本(深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股权转让合同纠纷为由向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对冯鑫名下暴风集团股票进行司法冻结。冯鑫持有的4.65%的股份被司法冻结,共计32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9%。而此前暴风集团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2018年5月31日,公司控股股东冯鑫累计质押的股票份额占其持有的暴风集团股份的95.35%。也就是说,7月6日的司法冻结之后, 冯鑫所持有的暴风集团股票已经全部被质押或冻结。

7月9日暴风集团开盘后迅速跌停,当晚暴风集团在公众号上发布了万字长文《三年大考,暴风雨中的暴风》,内容是其市场部负责人与冯鑫的对话实录。其中提到“ 暴风TV在2019年可以进入盈利期,2020和2021年应该至少有一二十亿利润的期望值,而且还会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

7月10日,深交所向暴风下发了一份封注函,对暴风集团和冯鑫就文章中的细节进行了核实,要求暴风集团解释上述业绩预测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并且提出是否存在虚假或误导性陈述,以此炒作股价的情形。

当时发出这篇文章是为平息外界的质疑,缓解股价下跌的压力。文中复盘了暴风上市三年间最大的失误有哪些,以及造成的原因。还包括冯鑫对当初多业务布局和策略的评价,当前暴风集团和冯鑫面临的资金压力,如何应对,以及暴风TV未来会不会受影响等等。

然而这份真情实感、坦露胸怀的实录,却暴露出了暴风集团的更多问题。

\

其中有几个关键:

VR业务暴风魔镜业绩不佳,中信资本提出要提前撤资,由冯鑫个人出资来回购暴风魔镜的股份。上市三年,暴风集团没有没有完成任何一次融资和并购, 对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认识不对,以及在业务布局上贪婪,不够专注。在冯鑫看来,暴风集团上市后布局的魔镜、TV、体育这些模块的策略是错的,除了资金的问题, 团队持续孵化的能力也不够。

另外, 冯鑫指出,压力绝大多数都落在了他个人的身上,上市公司承担的压力很少, 冯鑫个人的债务风险并不会传递给暴风,对暴风TV是零影响,暴风仍然是一个健康的、有品牌的互联网上市公司。暴风TV对上市公司最大的贡献是销售额的增长,上市公司拿不到TV内容的钱,但TV是暴风真正的未来,TV面临的压力是继续扩张的压力。

最重要的一点是,冯鑫提到“All for TV”,把暴风TV摆在首要位置。由于能力和精力有限,将会把TV以外的业务进行减负和重组。暴风上市公司部分,缩减到200人以内的队伍。将暴风影音恢复到一家健康的现金流和利润的公司,做一些纯产品创新,低消耗投入,保证既有的用户规模和市场地位。暴风魔镜和行业内另外一家做toB业务的公司重组,保持最小化的团队的规模,再做一个toB盈利的公司。体育模块也是类似的处理。以此来实现各个模块的自我供血。TV业务上,今年要完成200万销量,TV现在的打法,团队的建设,业务模块的搭建都已经完成,扩张只需要资金的支持。

在冯鑫看来,用智能硬件获取互联网用户, 暴风TV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客厅互联网的空间和价值远远没有被释放,价值甚至远远大于汽车互联网,是物联网的中心。 电视的生命周期长,ARPU值高,足以支撑2020年和2021年一二十亿利润的期望值。

暴风集团自2015年A股上市以来,巅峰时期股价曾达到123.85元/股,总市值逾400亿元,截至今日收盘,股价已经跌至10.94元/股, 市值36.05亿。上市以来扩张各种业务板块,互联网电视、VR、互联网体育,互联网金融、甚至后来还搭上区块链炒作。然而业务不断下滑,股市难以募资,公司大量举债。

2015年6月到2018年3月,公司股东人数从1.12万人增加到8.89万,同时持有暴风集团的机构、高管等大股东则不断减持,这期间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由53.6%降到30.9%,8月3日还爆出三个股东共减持近29万股的消息。如今创始人冯鑫手中的股权也全部质押和司法冻结。

整体业绩持续低迷,暴风TV的增长则显得尤为亮眼。

报告期内,暴风TV实现销量约46万台,同比增长了29.7%。截至目前,线下零售店面7000多家,店面数量增长15%,覆盖全国2581个县区,有效扩大了三、四级市场渠道门店数量。同时,暴风电视持续加大一、二级市场零售端获客的流量及转化通道,截至18年7月线下区域家电连锁合作覆盖量已达全国总量近40%。尽管如此,距离冯鑫所述今年要完成200万台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但就暴风的现状,减负重组其他业务,集中发展暴风TV已经成为的最后一根稻草。

“All For TV”战略从今年年初就已经提出,但是电视业务并不如冯鑫所述的那么乐观。

从市场来看,2018年上半年中国彩电市场的规模为2266万台,同比增长仅0.7%,其中互联网电视品牌的市场份额同比下降了0.9%。本来电视的空间已经被智能手机和电脑挤压,传统家电品牌原本具有多年的品牌优势,也都不断推出互联网电视产品,另外暴风TV还面临着各类互联网电视品牌的挤压。比如2017年国内彩电市场份额前十的互联网电视品牌,只有小米一家上榜,占据了5%的市场份额。未来互联网电视也不可能超过智能手机和电脑的使用时间。

从暴风TV自身来看,暴风的智能硬件体系我们只能看到暴风TV这一款产品,没有完整的生态链,在资金、研发、品牌等方面都是短板。另外,互联网电视的低价销售现状更是一片沼泽。2017年暴风TV销售额12.83亿元,但是成本却高达13.75亿元,产品毛利率低至-7.15%,卖一台亏一台,现状仍在延续。暴风企图用“All For TV”的战略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电视业务上来,用资金催动扩张,就是要继续在这方面烧钱。何时能改善工业设计,提升技术含量,树立品牌价值,打造内容壁垒,扭转毛利率,均是未知数。

冯鑫和暴风集团将这些问题摆在公众面前,也许是为了扭转市场的态度,撇开“乐视”标签,提振投资者信心,为暴风TV业务引来一些资本支持,但是这招不一定能够奏效。危机一旦暴露,紧随其后会有更多问题被详细剥开,财报数字是最直观的表现,中信资本的离场,可能会引来更多机构的踩踏。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错误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