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上九天揽月!西湖区向二次“飞天”迈出一大步
2025-07-31 14:00:59 作者: 来源:西湖科协官微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近年来,西湖区紧紧把握未来产业发展的脉搏,在商业航天领域积累深厚基础。已迈入快速发展新阶段,从西湖之畔到银河深处的产业生态已然逐步成型。
企业项目加速集聚
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漫步于西湖区商业航天未来产业版图,企业集群正勾勒出清晰的“飞天轨迹”。
航天跃盛、华宇航天等多家优质企业相继落地;铖昌科技等本土企业成长为行业中坚;地卫二研发的阿曼智能计算卫星成功发射,成为中国太空技术产品出海的典型案例……目前,先导区集聚核心企业16家、生态企业200余家,在商业航天核心单机部组件研制、太空人工智能、太空云计算等领域形成了较强的国内外影响力。
西湖区以云栖小镇为主平台,打响以商业航天为特色产业的二次“飞天”品牌。紧密联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连续五年成功举办空天信息大会,西湖区商业航天知名度和资源集聚能力正快速提升。
顶尖科创资源汇聚
创新服务有力支撑
西湖区的商业航天“底气”,离不开顶尖科创资源的“硬核支撑”。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作为航天五院拓展商业航天的重要战略支点,以及核心技术研发与“新域新质”能力孵化的重要平台,正牵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浙江大学等“智囊团”齐聚,250项知识产权、20余项国家级和省级科技项目让创新活力迸发。
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国科大杭高院HIAS科创园总部园区等一大批高水平孵化器、众创空间、科技园,西湖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新型航天载荷研发制造产业基地等一批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实践中“开花结果”。
市场应用加快拓展
数智融合前瞻引领
从“实验室”到“应用场”,商业航天正走进现实生活。4月18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商业航天卓越供应平台发布,实现卫星载荷产品、核心部件产品、关键生产和服务技术的网上交易。
低成本、高功率、具有高收纳比的柔性太阳翼产品为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和产品储备;激光终端生产线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成为行业标杆……先导区在卫星核心单机部组件领域集中了全国最高端的制造企业,在该领域具备独一无二的竞争力,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先导区瞄准太空计算、智慧海洋、绿色发展等领域,打造了一批硬核应用场景。”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之江实验室主导构建的“三体计算星座”,牵引国星宇航、地卫二等企业打造太空计算基础设施;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打造浙江省海洋卫星创新联合体,构建集海洋资源勘探、智能化星上数据高效处理与应用、深远海无人感知与通信于一体的综合性海洋卫星创新体系。
日前,在西湖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暨“三个高地”建设大会上,西湖区携手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瞄准卫星数据出海蓝图,推动落地国际卫星数据交易平台,以市场化机制挖掘卫星数据价值,探索商业航天领域垂直大模型研发,面向全球探索灾害防控、能源利用等方向应用场景。
西湖区商业航天未来产业先导区将锚定“一区三地”总体目标,聚焦高端、智能、应用等重点方向,持续强化商业航天产业创新策源、成果转化、场景应用、产业集聚四项能力,加强发挥对全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壮大的带动作用,并加快探索输出引领全省乃至全国的未来产业培育“西湖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