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密集问计市场各方 “十五五”资本市场改革路线渐明
2025-10-11 14:13:35 作者: 来源:证券时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中华PE: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近一段时间以来,证监会召开多场座谈会,就“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问计市场。参加座谈会的涉及部分上市公司、行业机构和中介机构代表,专家学者、中国资本市场学会会员等,证监会主席吴清场场出席并发言。这不仅体现了监管部门科学决策、尊重市场各方意见的态度,还传递出下一步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新信号。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十五五”期间,从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的角度来看,资本市场改革的重心应放在持续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培育和壮大耐心资本等方面。
座谈会倾听市场声音
问计于市场、广开言路,是吴清任证监会主席以来的常态化操作,每每谋划资本市场改革路线图时,吴清就会召开座谈会,和市场主体面对面,就当前市场关切的热点问题以及中长期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问题深入研讨,充分听取市场方面的意见建议。
过去一个多月以来,围绕着“高质量做好‘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思路和举措谋划工作”,吴清分别召开两场座谈会,一次在8月底,参会者主要为部分高校和行业机构专家学者、中国资本市场学会会员;一次在9月底,参会者涉及部分上市公司、行业机构和中介机构代表等。
如此密集的节奏,体现了监管部门对于市场声音的重视。一位参会人士表示,座谈会坚持问题导向,吴清时不时就参会者的意见进行表态,体现出监管层呵护市场的态度以及坚定的改革决心。
座谈会上,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发布实施以来,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方位重构,多层次市场体系更加完备,市场功能不断健全,市场韧性明显增强,市场生态持续净化。
同时,围绕如何做好“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参会者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包括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支持优质证券基金公司等行业机构打造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加快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度,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水平等。
资本市场涉及方方面面,越是在改革最关键的时候,越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多场座谈会全面倾听市场各方声音,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市场呼声高、反响强烈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部署,体现了证监会维护市场稳定和坚守监管主责的决心。
聚合力促高质量发展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也是资本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市场参与各方共同努力。
座谈会上,吴清对参会者提出了要求和期待。他希望,上市公司、行业机构和中介机构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能够聚焦主业、强化功能、完善治理,努力提升专业能力和市场声誉,持续涵养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市场文化,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吴清也希望,专家学者、学会会员作为资本市场领域的重要研究力量,能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用好中国资本市场学会平台,加强资本市场重大战略性前沿性基础性问题研究。
有参会人士告诉记者,有中介机构在座谈会上表示,将专注主业、优化结构,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的能力,发挥好专业机构在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企业发展壮大中的作用。
杨德龙表示,资本市场发展涉及监管部门、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投资机构等众多参与主体,其健康有序运行需要各方在有效的制度机制下形成良性互动,只有各方切实归位尽责,才能形成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确保改革行稳致远。
提升市场吸引力、
包容性和竞争力
证监会正在研究谋划和实施好“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相关工作,从座谈会的表态中,可以看出下一阶段资本市场改革的路径。如进一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又如积极倡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理念。
其中,“如何不断增强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是参会者讨论的重点话题之一,有的提出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增强市场功能;有的表示需进一步深化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领域改革,完善政策执行机制。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认为,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本质上是通过制度创新、市场开放和生态优化,构建一个高效配置资源、广泛服务各类主体、兼顾风险与收益平衡的现代金融体系,市场稳定、有活力是资本市场有吸引力的重要前提。
吴清在座谈会上表示,下一步将以科创板、创业板“两创板”改革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不断提升市场的吸引力、包容性和竞争力。
田轩建议,一方面,要优化融资结构,降低企业上市门槛和融资成本,鼓励科技企业通过首发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针对科技创新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大力发展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完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产业投资等多层次投资体系;另一方面,注重培育和发展长期资金来源,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投资力度,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
“还需要加大力度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田轩指出,加大上市公司分红、回购激励约束,推动上市公司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回报投资者,进一步丰富A股市场指数、ETF、衍生品等产品服务体系,更好服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